2020年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2249)
我國制定的旨在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的計劃是( )。
A.“火炬”計劃
B.“星火”計劃
C.“863”計劃
D.“信息”計劃
判斷社會進步的最根本標準是( )。
A.社會秩序的穩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
C.自然環境的改善
D.生產力的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 )。
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B.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C.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
D.怎樣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
“改革開放實踐的不斷深入發展,引起了我國人民思想上的巨大解放和觀念上的不斷更新,封閉、保守、狹隘的小生產觀念正在被打破,逐漸被開放、進取、開拓、創新等觀念所代替。”這一事實說明( )。
A.開放、進取、開拓、創新的觀念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B.人們的認識決定人們的實踐
C.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了社會意識的變化
D.先進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A.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B.人民群眾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
C.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遷的主力軍
D.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1.答案:
解析:
本題考查政治常識。A項“火炬”計劃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性計劃,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家科委組織實施。旨在以市場為導向,促進高新技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
B項“星火”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實施的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村經濟,普及科學技術、帶動農民致富的指導性科技計劃;
C項“863”計劃即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是以政府為主導,以一些有限的領域為研究目標的一個基礎研究的國家性計劃;
D項“信息”計劃為干擾項,并不存在這一說法。
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解析:
判斷社會進步的最根本標準是生產力的發展。這是因為生產力是全部社會歷史的基礎,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而且它具有決定性。生產力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內容,生產力發展是實現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條件,生產力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集中體現,是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根本標志。故本題正確答案為 D。
3.答案:
解析:
胡錦濤同志在學習《江澤民文選》報告會上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鮮明的特點和最突出的貢獻,在于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我們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加強黨的建設的規律的認識。
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解析:
“改革開放實踐的不斷深入發展”指的是社會存在的變化,“思想和觀念的解放和更新”指的是社會意識的變化,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解析: 本題考察哲學常識。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二是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題中“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開,哪一片莊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間房屋不是人民蓋,哪一部機器不是由人民來制造,哪一種商品不是由人民來生產”都體現的是物質生產,也即是A選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故選A。
相關閱讀: